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首页 >> 首次购车网 >> 首次购车网 >> 主题: "死亡抖动" - 据说是硬派越野特有的    [最新]
标题
"死亡抖动" - 据说是硬派越野特有的
clq
浏览(2347) - 2014-03-18 20:53:33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2022-07-17 20:40:24 最后更新]
"死亡抖动"指的是某些硬派越野前悬挂结构造成的一种高速时的吓人抖动现象.比较出名的车型为jeep牧马人和铃木吉姆尼.
我也是偶然看到的,以下为转网友的内容.
--------------------------------------------------
"
就象我还在玩的另一部车-吉姆尼,当年一个骇人听闻的“死亡抖动”闹得满城风雨,但实际上是作为硬派越野的特有的转向和悬挂构造,在消耗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那个问题,类似结构的牧马人大量存在这样的问题,而可能国内玩牧马人的车友更显资深,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而吉姆尼车主很多是第一次买车,还远远没有达到玩家的程度,遇到这种事情往往惊慌失措。回过头来说大虫也是这个道理,这些问题从我之上的描述都不难找到问题的起因,那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处理,当然如果像我一样满不在乎,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

"
得一高人指点,整体前桥的车才会有这种现象,飞腾属于前独立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呵呵,这最好不过了,反正我又不是超级极限越野迷,三菱的前独立后整体的设计合适我的选择。
"
本文转自e族牧马人板块shayu兄弟的原创帖,个人觉得写的很好,对于盲目不科学升高和改装的兄弟是个提醒和借鉴。

久之前深入思考过的一点浅见。

死亡抖动——death wobble简称DW
摆臂——control arm

首先,为什么目前只有wrangler和ram依然有这种DW发生,很明显只有wrangler和ram目前依然采用solid axle的这种前悬挂方式。
那么整体桥悬挂是不是发生DW的必要条件,是。
好,DW是什么?
DW指的是前桥的抖动,就是说前桥和车架没有进行同步的动作,导致的车架以下部分的抖动。
前桥上边是弹簧在支撑着几千磅的车重,那么假设前后桥上面只有弹簧和车架接触,任何一个小小的触动就会导致车身摇摆不定,如果车身被一只力大无比的大手攥住,固定不动,车在前行过车中,轮子碾过一个小小的坑,紧紧靠弹簧接触的前后桥就会开始摆动,那么前后桥和车架之间就必须要有一个固定来避免这种两个部位各自独立移动的情况。
再看车架和前桥连接的部件,首先四根control arm,但是control arm只是避免了前桥从车架脱落,它允许了前桥的上下浮动,甚至在车架和前桥之间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长方形是不稳固的,是很容易变成菱形的,它根本没有限制车架和前桥的自由左右移动,所以就必须依靠另外的部件来固定前桥,既然前桥的上下活动是驾驶的必须的功能,那么就一定要防止前桥和车架的左右摆动(这种摆动就是DW)。
因此就产生了track bar,中文叫止推杆。
到此,一目明了。DW是由于前桥的左右晃动引起,而起到真正固定车架与前桥的东西,就是track bar.
所以DW必然是track bar失效所产生。
再往下推,为什么track bar会失去作用?
首先要从track bar自身看起,第一当然要看有没有松动,这种松动很可能不是靠手的力量可以感觉得到的。第二,车架和前桥各自有一个焊接的用于连接track bar的bracket,这个bracket的焊接有问题当然就会导致track bar的晃动,而track bar固定在bracket上的力度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jeep jk对track bar的固定力矩有明确规定:125磅尺。不够这个力矩,会导致松动,超过这个力矩也会导致松动,而且超过这个力矩可能会导致一定的bracket的形变,导致无法再次确定合适的力矩,DW就会久治不愈。而且众多资深jeeper一再强调,你需要在平地上,而不是千斤顶,起重机上来拧这个力矩。我相信没有dealer会严格按照力矩规格来拧紧各个螺丝,也没有dealer会在平地上躺在车底去拧的,甚至我认为在生产线上组装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去做,所以有很多原厂车就娘胎里自带DW,在一定时间的驾驶之后,未达到或者超过力矩要求的track bar就会开始松动,导致DW。

如果track bar自身没有问题,然后再从何种情况导致trackbar出现了问题入手。track bar上端连着车架,下端连着前桥,在升高之后,track bar的长度未改变,长的弹簧就必然会使track bar带动前桥侧移,首先会使车架和前后桥出现不平行的情况,但是这不会造成DW,因为这个不是使track bar有所改变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前桥的后倾角度变了——车架升高后,而没有更换合适的control arm调整CASTER,这里谈一下control arm,一对儿upper control arm对前桥起到一个拉的作用,一对儿lower control arm对前桥起到一个推的作用,然后使这个前桥呈现出一种后倾的姿态从而使驾驶者保持直线的路感,那么升高之后,即是对control arm的车架一端产生了一种向上提升的作用,这种作用就会导致前桥的后倾角度变小,即caster变小,中文叫主梢后倾角,主梢后倾角变小的直接影响就是会感觉到方向盘发飘,不易控制方向,拐弯后方向盘回向不到位,你会感觉到飘,但是这也不会造成DW,因为这只是主梢后倾的问题,但是要考虑连带性,前桥的后倾角度小了,那么固定在前桥上的track bar bracket就会相应的向下转动了一点位置,那么直接造成的就是对track bar的拉扯,假以时日,很容易就造成了track bar的松动。所有这些都会有一个相应的调整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一定的升高改装也许不会对track bar造成导致DW的影响,这个范围因车而已,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部车。当然很多改装件都提供了可调的track bar,可调的control arm,那么其调整的各种角度是不是完全完美的使track bar调整到了不会导致DW的范围内,这个数据没有定量可以参考,那么一旦超出了某一个范围,DW也就随之而来。

我可以肯定,除了track bar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零件可以直接导致DW,失去平衡的轮胎,坏的轴承,u joint......都和路上的坑一样只是dw的诱因,而且和转向系统没有任何的必然联系。

另:steering stablazer转向避震的作用仅仅是对方向盘起到一个阻力作用,跟DW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对根治DW产生任何的作用。
摆臂的松动自然会引起桥的摆动。这也是另外一个原因。我所解释的是针对大部分久治不愈的案例,摆臂球头的更换往往是第一步,因为前桥的抖动自然而然会让人想到是摆臂所造成,而对于绝大部分案例,这第一步并不是症结的所在。DW很可能是因为某些简单的原因触发,例如前束过大,例如轴承损坏,例如转向拉杆的损坏,可以检查出来的问题,都不包括在我所说的绝大部分久治不愈的案例之中。

我个人意见,换转减,百分百不能解决问题。
首先应该从检查各个球头开始,但是最最最大的嫌疑就是止推杆,球头的松动的最终结果也是导致止推杆失效,所以往往更换球头之后的某一天DW依然会回来制造险情。
直接拆掉止推杆,检查胶套,支架有无破损变型,按照原厂力矩在平地上(也就是整部车重作用在轮子上的时候)拧紧。

飚车好手

转载一些兄弟对于死亡抖动的感受:

深圳老六:昨日走梅关高速,刚上高速不远,地面有不平,就是那种类似较缓的搓板但肯定没那么厉害,毕竟是高速路。时速85左右,突然车身疯狂抖动,左右以每分钟60次,震幅在3厘米左右。松油,抖动持续直到速度降为60左右。老婆孩子吓得尖叫。
5分钟后,抖动重演。
因为去年9月在广梧高速路经历过一次,我相对较为镇定,虽然从心理感觉像是车辆失控,但是好像只要握紧方向倒是能控制得住。
补充下,本人推崇有限度越野慢速攀爬,从不飞车,应该不是驾驶习惯的原因。我的车两寸ome升高,但是以前素车时也发生过一次。
在此发帖一为提醒各位车友,此车千万不能给所谓副驾开,另也不要单手扶方向,因为你不知道何时抖起来。初次经历的话很容易 出事。
第二,求高手给出彻底解决方案,确实很可怕,拜谢。

已经抖过一次,还以为像以前一样是偶尔发生,前天去4s简单检查下,说没问题
于是河源参加活动,230公里的距离,特别只要路面有稍微长一点的不平水泥路,或者左右轮踏过的油路光洁度或者高低度不一样,时速加到90~130左右,(毕竟是高速,不会有太差的路况的)都会有可能发生死亡抖动,而不是星总所说的100时速以上没有听说发生过,总共发生10余次,前后左右的车辆全部被我吓坏,说看到我车的前轮左右剧烈跳舞,超级恐怖,一路的车凡是看到的都离我敬而远之。我自己后来已经习惯了,就是怕吓到别人,哈哈,也怕败了牧马人的名声。。。。
回程的时候,已经能够做到操控自如,看到哪个路段的路况,就能判断会否发生,而且能够控制让它继续发生还是不再继续。其实只要在抖动有一点点征兆之前,收油减速,就没事了。回程只发生两次,都是我为了让后面的同行车能够拍到实况,故意造成的。。。下次可以去给兄弟们表演怎么控制死亡抖动了。。。。
另外,抖动确实吓人,但镇定点真的没事,不能踩急刹,慢慢靠边停,虽然好像失控,但其实可以控制。。。
回来家都没回,直接去4s先看看,拆下减震试试,好像有点不够力,而且压下后没有一点回弹,索赔一根。让我先试试再说,按前面兄弟们的建议,让他们检查下胶套,止推杆什么的,没发现什么问题
既然这么容易发生,而且基本能够判断出现的时间和路况发生条件,我想一步步从简单的开始换,先减震,然后止推杆换可调,改fox转减,然后,如果还有然后的话,换胶套(因为同样的车况,20天前什么问题都没有,起码是发生频率很少)看到底发生在什么地方,
另外把心得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分析。请行家分析,给没遇到的警示。。。。希望有所裨益

嗯,以前开了怎么多年切诺基,在重度改装的几辆车上遇到过,集本在100kmh以上遇到小坑小坎时发生,降到80以下消失,很明确是升高后止推杆的问题,就算是只升高一寸,也能引起止推杆球头和上下摆臂胶套的不正常磨损。所以,改装需谨慎!
看贴就回才是好男人

我开了10年升高1\2寸小切诺基在烂水泥路面80\90km试过一次.后收油减速至60无震了
后检查方向减震一个方向死了.拉不动
后换了万里路减震有6至7年也再试过了
看贴就回才是好男人


整体桥的东西, 抖动不一定是止推杆失效,, 而是由于路面颠簸使车桥和梯形底盘之间产生上下距离,而止推杆是不能改变长度的,,这个三角的一条边改变了 另一条边也会改变 :

1\红色为止推杆长度(固定不变) A
2\绿色为车桥和底盘间的距离,颠簸时会产生变化B
3\粉色为车桥(止推杆固定端)和底盘之间的横向距离, C

只要有上下颠簸 就会有左右摆动....
如果摆动的频率和幅度让人感到恐惧, 就可能会被当作是DW..
跑公路\高速, 不是整体桥的强项


嘿嘿,我们板块的nightrain兄弟应该有发言权的。


嘿嘿,看来好多飞友都是从玩切过来的。切诺基升高后没有几个高速过坎不抖的,就看厉害程度了。本人小切4年前升高两寸换-25轮毂后一次在去青城的土路上80+的速度狂奔时,突遇一小坎躲避不及就直接过了,突然方向及车身狂抖貌似立马就要散架,减速到50以下症状消失。下查看四轮、连杆、支臂、止推杆、横拉杆貌似都完好。回去修理厂检查发现是止推杆球头磨损严重造成的,换之。以后发现升高后止推杆就成了易损件,而且我还是换了转减,加了止推杆座。总之为了追求更高带来的只有止推杆,连杆、支臂、半轴、球头、万向节等等一系列的底盘件的磨损,换什么也只能是减轻和延缓,就看你图哪头了。改装无止境,请量力而为...

得一高人指点,整体前桥的车才会有这种现象,飞腾属于前独立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呵呵,这最好不过了,反正我又不是超级极限越野迷,三菱的前独立后整体的设计合适我的选择。


clq
2014-03-18 21:01:12 发表 编辑

"
看来楼上的人品都不错,不但自己没事,连身边朋友都没事
我人品就没那么好了,不但身边朋友的车抖的筛糠,自己的也抖的厉害。
抖动是在75-80左右出现,低于或超过都不会有,但这个速度还是比较常见,如果在这时候遇到路面坑洼,车辆就有点让感觉不好控制了,尤其吉姆尼车本身就高。
由于我知道的人都有此现象,抖动轻重不同,因此有说叫“抖抖更健康”,我更倾向于叫“死亡抖动”。因为经历过一回抖动时候遇到坑洼,车子很难控制。
"
我的是08年的二门,9、7万公里。和你说的一样,8、9拾码抖动。路不平时。4s也查不出。后来加了一根转向减震,就好了
--------------------------------------------------
吉姆尼会因为这个销量大减吗,不过还没在桂林见过吉姆尼实车.牧马人倒是见过好几辆.有一次在公司看到一个很象吉姆尼的小越野车,不过挂的是丰田牌子.

guest
2021-07-30 00:40:12 发表 编辑

ip: 5.188.211.26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guest
2021-07-31 11:03:28 发表 编辑

ip: 188.143.232.14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guest
2021-08-03 05:04:36 发表 编辑

ip: 5.188.211.16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guest
2021-08-03 09:16:39 发表 编辑

ip: 5.188.211.26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guest
2021-09-04 02:24:13 发表 编辑

ip: 5.188.211.72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guest
2021-10-04 12:21:53 发表 编辑

ip: 5.188.211.16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guest
2021-11-17 00:54:27 发表 编辑

ip: 188.143.232.14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guest
2021-11-18 14:23:43 发表 编辑

ip: 5.188.211.21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guest
2022-03-31 13:42:58 发表 编辑

ip: 5.188.211.15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总数:12 页次:1/2 首页 下一页  >>  尾页  
总数:12 页次:1/2 首页 下一页  >>  尾页  


该采集也在以下书单中



发表评论:
文本/html模式切换 插入图片 文本/html模式切换


附件:



NEWBT官方QQ群1: 276678893
可求档连环画,漫画;询问文本处理大师等软件使用技巧;求档softhub软件下载及使用技巧.
但不可"开车",严禁国家敏感话题,不可求档涉及版权的文档软件.
验证问题说明申请入群原因即可.

Copyright © 2005-2017 clq, All Rights Reserved
CLQ工作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