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黄酒添加剂焦糖色的神秘面纱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5-12 14:00:57
细心的朋友也许注意到,在我们日常消费者的众多产品中诸如饮料、酱油等的配料中都会有焦糖色的存在,特别是在黄酒行业中,绝大多数的黄酒产品中都添加有焦糖色这种添加剂。
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焦糖色作为唯一一种符合相关标准的黄酒添加剂被众多的厂家广泛的应用,为什么焦糖色在黄酒产业中如此的重要,以致于绝大多数的产品都离不开这种添加剂,焦糖色究竟在其中扮演着怎么样的重要角色。
什么是焦糖色
焦糖色是由饴糖或蔗糖在高温下进行不完全的分解再经过脱水环节形成的固态或者液态物质。使用氨水、硫酸铵、碳酸氢铵及尿素做催化剂者为氨法酱色。工业上常见的焦糖色生产工艺为氨发酱色,主要使用碳酸氢铵、硫酸铵、尿素等含有氨物质的原料作为催化剂生产的。
焦糖色作为一种着色剂,在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应用,焦糖色主要用于食品、饮料行业,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有着改善口感、调剂颜色等作用,很多饮料的生产都离不开焦糖色的参与。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焦糖色的安全问题也是备受争议,长期使用致癌的问题被广泛的讨论,后来经过论证使用适量焦糖色还是比较安全的,在我国焦糖色也是被允许直接添加在食品中的添加剂之一。
黄酒中的焦糖色
在这里我们着重的了解一下黄酒中的焦糖色,众所周知现在黄酒规模化的生产离不开焦糖色,市场上大部分黄酒的颜色都是由添加焦糖色产生的,有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参看本站关于黄酒颜色成因的介绍。
没有使用焦糖色的黄酒原浆
没有添加焦糖色的黄酒形态
要知道焦糖色的发明到现在为之也不过百余年的时间,但是黄酒的历史却有着三千余年,难道古代黄酒颜色都是透明的吗?显然不是,最大的可能便是古代黄酒酿造工艺和现代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工艺有所不同。家是农村的朋友可能部分知道我国黄酒的古老酿造方法,大多都是小米或者糯米经过发酵之后形成的,并没有什么焦糖色的添加,但是其味道颜色等都与市场上的黄酒没有多大的出入。
市场上的黄酒为什么要添加焦糖色
古代没有焦糖色但是已久能酿造黄酒,为什么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还要借助于焦糖色呢?这也许是众多消费者心中最大的疑虑了,作为黄酒中唯一合法的一种添加剂,我们有必要知道其添加的必要性。
其实现在大多数的黄酒生产企业都是采用现代化经过改良的酿造技术,与古代的传统手法有所不同,一般工业上黄酒的酿造普遍采用高压、高压等蒸锅,对小米、糯米等食材经过蒸饭处理,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的资料,经过蒸饭之后小米、糯米的颜色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这时候酿造出来的黄酒是无色或者淡黄色的,远远不能达到褐色的标准,这时候添加适量的焦糖色就能改变黄酒的颜色,经过适当比例的调配之后就是我们市场上见到的黄酒成品了。
但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做法是煮饭的工艺,这个过程是现代化设备所不能代替的,其中牵扯着诸多的因素,大家也可以通过了解本站的黄酒酿造过程来了解,通过煮饭的工艺,可以把小米、糯米自身的天然色素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上色的目的。
其实黄酒焦糖色的添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这样就会增加酿酒过程中的环节和操作难度,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现在绝大多数的黄酒生产企业都采用经过改良的工艺之后再添加焦糖色来完成黄酒的酿造工作。
对于焦糖色,消费者也不必过分的惊慌,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黄酒中焦糖色的添加会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消费者也尽可大胆的选购和食用。